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

The Legal Culture Assciation of China Law Society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探寻中华法系之源,解码法治文明基因”
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征文启事

日期:2025-04-27 来源: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出土秦汉简牍展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激发起蓬勃生机,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与湖北省法学会共同举办探寻中华法系之源,解码法治文明基因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由孝感市法学会、云梦县法学会承办。会议拟于202511月在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举办,设秦汉简牍、中华法治文明、法治实践等3个分会场。为提高本次会议的学术性、理论性,现就学术论文征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名称

探寻中华法系之源,解码法治文明基因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

二、研讨议题

(一)秦汉简牍分会场

主题:秦汉简牍与法律文化

论题指引: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要论述研究

2.五十年来云梦简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3.秦汉简牍的考古发现与法律文本考释

4.秦汉简牍与法律文化的研究阐释

5.秦汉简牍与中华法系源流研究

6.秦汉简牍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

7.秦汉简牍中的大一统思想研究

8.秦汉简牍与秦汉律令研究

9.秦汉简牍中的司法判例及司法实践研究

10.跨学科视角下的秦汉简牍法律文化研究

11.秦简中的法体系在中华法系中的地位研究

12.秦代法律体系构建与法典化进程

13.西汉至清末立法对秦律的路径依赖研究

14.出土简牍法律文献与传世文献的互证研究

15.数字人文与秦汉简牍法律文化的创新研究

(二)中华法治文明分会场

主题: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法治自信

论题指引: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重要论述研究

2.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研究

3.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家国情怀研究

4.中华法系的法治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构建

5.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德法结合思想研究

6.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研究

7.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和谐秩序构建思想研究

8.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实质正义思想研究

9.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中正之道思想研究

10.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无讼思想研究

11.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监察制度研究

12.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13.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疫病防治思想研究

14.秦代法律制度的价值和意义研究

15.秦汉简牍法律文化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16.法治文化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建构研究

(三)法治实践分会场

主题: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论题指引:

1.坚持两个结合,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研究

2.云梦秦简《为吏之道》对当代党风廉政建设的镜鉴

3.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对当代法治文化建设的启示

4.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新时代枫桥经验

5.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当代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

6.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对当代智造强国的启示

7.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对当代法治宣传教育的启示

8.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立法原则的当代价值研究

9.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当代未成年人保护研究

10.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当代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

11.中国古代裁判艺术对当代审判工作的启示与借鉴

12.中国古代判例制度的当代价值研究

13.司法责任制的中国古代经验与当代传承

14.法治文化赋能县域发展的实践研究

15.县域法治政府建设与传统法治文化资源的协同发展

16.民法典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

17.秦汉简牍中的法律智慧与当代实践

18.秦汉简牍与当代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19.云梦睡虎地木牍家书与当代邮传制度

20.云梦睡虎地木牍家书的家国情怀

三、征文要求

(一)征文时间

即日起至2025101

(二)论文体例

1.每篇论文字数控制在5000-10000字。采用WordWPS文档格式,文档标题统一为:探寻中华法系之源,解码法治文明基因+分会场名称+分论题类别+作者姓名+论文名称。

2.在论文首页左上角标注探寻中华法系之源,解码法治文明基因征文字样,在论文标题之后、正文之前,注明作者姓名和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并在首页页脚注明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单位、职务职称、手机号码、电子邮箱。

3.论文正文前要有中文摘要(不超过300字)、35个中文关键词,英文标题、英文摘要(不超过200个单词)、35个英文关键词。文章标题采用宋体二号加黑,正文采用宋体小四号,注释采用宋体五号;注释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文中各级标题按一、(一)1.1……”规则排列,其中一、(一)标题分别采用黑体小四号、楷体小四号加黑;参考文献置于文末,以[1][2][3]……标注。论文引文、参考文献、注释等格式,请参照《中国法学》的格式。

4.如不同意论文获奖后由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结集出版,需在首页右上方明确标注不公开出版,否则,视为同意。

(三)有关要求

1.论文撰写围绕会议主题及分论题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题目可自拟,包含但不仅限于上述论题。论文应包括对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回顾和理论梳理,明确理论框架建构。

2.论文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和应用价值。

3.论文作者具有独立著作权,投稿论文须未在任何报纸、刊物、网站等公开媒介刊登发表过,不得涉密、抄袭、一稿多投,文责自负。以个人名义投稿的论文,每篇论文署名作者不超过4个。作者对提交的论文要进行学术不端检索查重率要控制在25%以内。

4.每篇论文只可投递一个分会场,勿一稿多投。论文发送至指定邮箱,邮件和文档主题以探寻中华法系之源,解码法治文明基因+分会场名称+分论题类别+作者姓名+论文名称的方式命名,以Word文档形式作为附件。

四、联系人

联系人:尹华清,电话:07124322764  13886384089,邮箱:3865716143@qq.com zgymxwzfw@163.com

五、论文评审

1.年会征文评审工作由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负责,湖北省法学会、孝感市法学会、云梦县法学会组织实施。

2.获奖论文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四个奖项,由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湖北省法学会共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予以公示。

 

   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                 

                                                            湖北省法学会

2025427




Copyright 版权所有: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 主办单位:中国法学会